二代粘虫普遍发生 部分地区虫量较高
日期:07-01-2013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今年一代粘虫蛾量大,近期各地降雨频繁,北方温度适中,气候条件特别适宜喜中温高湿的粘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为害。目前二代粘虫已进入低龄幼虫盛期,东北地区发生广,华北地区虫量高,黄淮局部危害重,部分地区虫口密度高于去年。初步统计,全国发生面积3521万亩,主要为害玉米、小麦、水稻、高梁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
一、 东北地区面积大、范围广
黑龙江省在中部、西部及东部大部分农区发生,分布范围比去年广泛,主要为害玉米。截至6月25日,全省有虫面积650万亩,大部分玉米田虫口密度为每平方米20头,被害株率在10%左右。
吉林省发生74万亩,主要在玉米三类苗田块和荒地点片发生,达标面积约20万亩,东辽县、磐石市、梨树县6月25日调查,百株虫量分别为261头、34头、20头;柳河、梅河口、农安、舒兰等县市田间也普遍见虫。目前为2-4龄。
辽宁省见虫800万亩,玉米田百株虫量30头以上的面积达100万亩。
内蒙古区发生900万亩,达标500万亩。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玉米田百株虫量分别为5-30头、3-12头,部分玉米叶片已造成缺刻;科尔沁区、科左后旗麦田每平方米平均虫量分别为22头、19头。
二、 华北地区虫量高、危害重
北京市发生52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6.5%,达标面积和高密度田块比例较高。6月17-20日调查,全市平均虫量为每平方米34头,最高285头,平均虫量高于常年和上年,为1991年大发生年份平均虫量的两倍多。平谷、顺义、昌平平均虫量分别为143头、52头、34头,多为2-3龄。
天津市发生47万亩,蓟县、宝坻、武清、宁河、静海等县区的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田均有发生。玉米田百株虫量一般为10-20头,田间杂草较多的地块虫量大,最高可达50头;水稻一般每平方米2-3头,高粱田百株最高虫量为5头。目前田间多为点片发生,幼虫多处于3-4龄期。
河北省发生423万亩,北部局部春玉米、早熟谷子田发生较重。怀来局部玉米地块平均百株虫量300-400头,最高单株有虫12头,虫龄多为2-3龄。滦县麦田每平方米平均虫量达30头,6月24日见麦田幼虫已向周边春玉米转移,距麦田较近处的春玉米被害株率达30%-45%。滦南县麦田每平米平均虫量为5头,部分田块达30-50头。
山西省各地普遍见虫,发生面积为162万亩,小麦田发生较重,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田虫量较低。6月25日调查,小麦田每平方米有虫50-60头,最高达100头,田间虫龄1-5龄均有发生;玉米田平均百株虫量5-10头,高者17头,被害株率一般为4%-10%,最高14%;高梁田平均百株虫量10-15头,高的25头,被害株率一般为6%-10%,最高20%;谷子田每平方米约为17头,单株最高虫量为12头。
三、 黄淮地区和湖南省点片发生、局部重
山东省发生170万亩,潍坊、滨州、烟台等地麦田及田边杂草上出现高密度田块,每平方米虫量,寿光一般10-20头,严重地块40-50头;邹平、博兴15-20头;烟台一般10-20头,个别严重地块达30-40头。目前幼虫已进入3-4龄,并开始向春玉米和套种玉米田转移和为害。
河南省发生99万亩,安阳、孟州、永城、辉县等县的个别玉米田块为害较重,一般百株虫量0.2-3.7头,严重点片达60余头,虫株率4.5%,部分玉米心叶或上部叶片被吃光,叶片缺刻较重,尤其是城区附近、光照区域发生重。
陕西省发生340万亩,达标42万亩,主要发生在关中夏玉米田,关中中、西部重于东部。发生较重的眉县、陈仓、周至、武功、泾阳、蓝田、临潼、洛南等县平均被害株率10%-40%,一般百株虫量10-20头,最高百株虫量,蓝田70头、眉县51头、泾阳30头、武功22头、临潼23头、洛南37头。虫龄多为3、4龄。
湖南省南部和中部局部玉米和水稻受到危害,发生4万亩,近万亩为害严重。湘南永州的江永县、湘中邵阳的武冈市等地局部田块玉米叶片被吃光,其中,武冈市头堂乡单株虫量平均为26头,最多达40头,虫株率60%-100%;武冈市、浏阳市、宁乡县、长沙县水稻田每平方米平均虫量分别为117头、73头、42头、30头,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局部早稻田块虫量达225头。
四、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生晚、虫量低
甘肃省蛾量高于常年,目前小麦和玉米田见低龄幼虫,虫量较低。宁县、陇西县小麦田每平方米平均虫量分别为0.03头、1.9头,最高虫口密度为7头,平均虫田率17%、12%,其余区域为零星发生。
四川省草把诱卵、水稻和玉米田间卵块低于上年,如绵竹草把共诱卵21块,平均每块卵粒数74粒,较历年和上年均减少。田间未见幼虫。
云南省曲靖、昭通、红河等地诱蛾量高于常年,总体低于去年,但昭通盐津、曲靖宣威、富源以及红河州大部县点诱蛾量多于去年同期。田间未见幼虫发生。
目前,各地幼虫多以3-4龄为主,即将进入暴食期,且北方部分地区仍有较大规模种群的成虫持续产卵。因此,各地应高度重视,积极投入人力,加大调查范围、增加调查地块,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掌握田间各龄幼虫发生期及其虫口密度,明确幼虫分布区域、重点防治田块,及时发布短期预报、指导防治。由于低龄幼虫食量小、危害隐蔽,且苗期玉米抗害能力差,建议各地严格按照防治指标(二代推荐防治指标为百株10头),在2-3龄期及时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