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国内氯虫苯甲酰胺的登记热度与产能扩张如火如荼,业内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富美实继氯虫苯甲酰胺之后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溴氰虫酰胺。然而,如何准确认识溴氰虫酰胺的产业架构与入市门槛,避免无序竞争,实现理性开发,是中国农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下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观察富美实公司对溴氰虫酰胺产品的布局。
氯虫苯甲酰胺(左)和溴氰虫酰胺(右)的结构式
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类似物,溴氰虫酰胺具有更广泛的杀虫谱,具有内吸、渗透和传导作用,可分布于整个植株。它是第一个具有交叉防治谱的双酰胺类化合物,可同时防治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不仅能够防治鳞翅目害虫,而且还能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害虫。可用于玉米、甘蔗、棉花、谷物、水稻、果树、蔬菜等,防治粉虱、蓟马、蚜虫、蝽象、美洲斑潜叶蝇、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果蝇和甲虫等。对粉虱(包括B型和Q型烟粉虱等)、潜叶蝇和甲虫等活性尤佳。
一、基于产业链要素的布局架构
溴氰虫酰胺原药合成的核心在于两个核心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羧酸(以下简称″吡唑酸″)和2-氨基-5-氰基-3,N-二甲基苯甲酰胺(以下简称″苯甲酰胺″)。
在吡唑酸产业链的布局上,富美实一方面巩固原材料来源,与前端原料2,3-二氯吡啶生产企业美国凡特鲁斯保持长约合作,同时积极与新兴吡啶精细化加工企业印度吉友联对接,从源头上保证成本优势;同时,富美实积极架构吡唑酸代工体系,与雅本化学等企业展开合作,通过全球CDMO的模式实现工艺优势。
在″苯甲酰胺″的布局上,富美实通过与联化科技的代工长约巩固了中间体的稳定性,而前端的原料″3-甲基-2-氨基苯甲酸″与″3,N-二甲基-2-氨基苯甲酰胺″均有稳定的加工供应来源。
在吡唑酸与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中,如果从最前端原材料起步,将涉及到氯化、溴化、硝化、氧化羧化、加氢还原等多项危险工艺,还涉及到光气(固体光气)、氰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国内企业如果要同时凑齐优势上游原材料以及所有相关危险工艺、危险化学品的合规证照,难度极大。而富美实在原料供应与代工体系上的布局,保证了相对于仿制企业的产业链优势与生产合规优势。这在溴氰虫酰胺的产业链中无疑是至关重要,且难以复制的。
在原药合成产业链之外,富美实通过自有研发体系和外部助剂跨国公司协作,在制剂相关助剂研发与定制供应上,打造了多元化、精细化、实用化的助剂供应关联体系,这对富美实加工各类溴氰虫酰胺制剂,并实现不同区域的差异化植保方案,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贯穿产品全流程的知识产权体系布局
富美实公司为溴氰虫酰胺打造了贯穿原材料、中间体、原药、制剂应用的专利体系。虽然溴氰虫酰胺的化合物专利CN200480002991.1″氰基邻氨基苯甲酰胺杀虫剂将于2024年到期。但是,除了化合物专利外,富美实还就该化合物的生产工艺和中间体及其制剂产品构建了完整而严密的专利保护体系,比如CN200580025385.6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混合物的制作方法,此专利作为组合物专利,将大部分与溴氰虫酰胺混配的杀虫剂成分纳入保护范畴。2025年专利到期。
另外,另一个核心中间体″吡唑酸″的化合物专利虽然已到期,但其前端原材料2,3-二氯吡啶,以及相关下游衍生物的合成还有不少专利布局,国内企业若开发吡唑酸中间体,依然有触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
除了以上列举的生产端和组合物专利之外,还需要关注富美实在现有制剂、使用方法(如土壤处理、卫生用药等领域)的专利,以及目前溴氰虫酰胺制剂加工助剂相关的配方专利。
通过贯穿原材料、中间体、原药、制剂应用的专利体系,富美实为溴氰虫酰胺打造了牢固的专利体系。即便仿制企业能够在某一点上通过专利规避的方式绕开,但整体专利的打破还是非常困难。这对于国内企业在2028年之前,开发并商业化溴氰虫酰胺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准入壁垒。
三、全球登记布局体系
在多年的市场开拓中,溴氰虫酰胺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全球登记体系。截止2023年,富美实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登记注册了溴氰虫酰胺制剂产品,覆盖大豆、谷物、水稻、油菜、棉花、果蔬等多个作物板块;尤其在水果蔬菜的植保应用上,溴氰虫酰胺以其广谱型和高效性,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标签作物登记多达20余类,远超中国或印度企业常规杀虫剂登记的作物品种。
众所周知,产品登记是一项投资成本与时间成本均非常可观的工作,而溴氰虫酰胺现有的主要市场包括巴西、美国、加拿大、印度、日本,在这些市场原药+制剂的整体登记时间都超过4年,这就意味着企业即便立即启动海外登记项目,能够合规销售的时间也将迟至2028年。如果目标国家的产品登记以中国国内正式登记作为前提,那准入时间还将进一步延长。
在全球登记布局体系中,富美实还着重于在以下三项工作中实现对市场的控制力:
其一是多样化的复配制剂体系。从中国溴氰虫酰胺的登记中,我们大致就可以发现富美实剂型登记的一些趋势:首先是多样化的复配组合,与大量组合成分的组合应用与登记,此类情况在美国、巴西等主流市场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其二是剂型升级的趋势。除了传统的悬浮剂剂型外,富美实开发了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种衣剂等升级剂型,这就在剂型加工工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是原药制剂等同登记门槛。溴氰虫酰胺原药富美实美国登记含量为96.7%,中国登记含量为94%,巴西登记含量为93%。对于仿制企业来说,不同核心市场的不同登记规格,难以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产品规格标准,这就带来了原药登记的实质性门槛。
而在美国、欧盟、中国、巴西等核心市场,剂型多样化,以及制剂配方专利和专有技术的保护,带来制剂登记上的难点,导致国内企业即便有合规溴氰虫酰胺原药来源,也需要因为配方的实质性差异,生成大量诸如田试、残留、环境毒性等本地化的制剂登记数据,大大增加了制剂登记的复杂性。
因此,仿制企业如果希望在溴氰虫酰胺上有所布局,需要具备较高的前瞻性,充分认知在海外登记方面存在的极高门槛。
四、开放、兼容、网格化的合作模式
溴氰虫酰胺在开发全球市场时,并不是独占性的思维方式;而是在掌控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开放、兼容的模式,不断吸纳具备优势的企业参与合作,打造网络化的溴氰虫酰胺产品矩阵,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占据涵盖植保、卫生用药、园艺等不同区位的综合性市场。
自溴氰虫酰胺2012年上市以来,富美实通过与先正达、拜耳、 Agro-Kanesho、组合化学、住友化学和日本曹达等公司达成原药产品授权、制剂开发授权、区域分销授权等合作协议,获得大量头部企业以及区域顶尖分销企业共同参与到溴氰虫酰胺的市场开发中。在日本市场,溴氰虫酰胺依托当地企业原研成分,通过日本企业推出了20余项含有溴氰虫酰胺的新颖的制剂产品,包括与三氟苯嘧啶、呋虫胺、烯苯丙噻唑、噻酰菌胺等成分的复配产品。
富美实公司在氯虫苯甲酰胺产品上与国内制剂企业的授权合作,预测未来溴氰虫酰胺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模式,即富美实支持和参与国内制剂企业开发多样化的制剂产品,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和优化溴氰虫酰胺产品的本地化应用技术的。
由此,国内企业在考虑杀虫剂产业发展布局时,与富美实的纵向合作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要素。
根据以上四点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国内企业对溴氰虫酰胺的现有市场和产业体系有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企业在未来产品开发和项目布局时,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规避风险、扬长避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8190.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