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麦赤霉病总是治而无效 防治要点在哪里
日期:03-30-2018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上一种流行性病害,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去年仅河南、安徽赤霉病发生面积约5500万亩,造成产量损失极大;另外,小麦感染赤霉病后品质降低,籽粒干瘪,出粉率降低;同时若小麦感染赤霉病的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将不能食用,小麦将失去商品价值,需另作处理。
总之,小麦感染赤霉病后要么没有产量,要么是有产量却卖不出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和收益。鉴于近些年小麦赤霉病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农户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实际调查中发现,农户对于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温度和天气关系密切,即:当春季平均气温9℃以上,持续3-5天阴雨天气,雨量达12毫米以上,此时若恰遇小麦扬花期,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其次,偏施氮肥、田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大,透气性差,使田间湿度相对达到80%以上,容易为赤霉病的流行创造条件;还有就是选择的小麦品种差异大,很多品种不抗赤霉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最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定是防大于治,赤霉病发病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发病,治疗效果甚微,只能提前预防。
今年晚播小麦多,赤霉病发病几率将加大!
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量会大,因为去年北方小麦因天气原因大部分地区播种较晚(去年普遍10月下旬播种,往年10月上中旬播种,晚了近半个多月),据多年的经验观察发现晚播(迟熟)小麦发生赤霉病几率高,播种晚扬花月份推迟,且扬花时间增加2—3天,容易恰遇每年4月底到5月上旬的阴雨天气。另外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预测201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1亿亩。
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偏重发生的风险会高,其中,安徽和江苏沿淮及其以南、湖北江汉平原等麦区大流行风险高,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和黄淮南部麦区有偏重流行的风险,黄淮北部、华北南部、西南和西北部分麦区有中等流行的可能。所以广大经销商和农户要引起重视,早作准备。
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需要考虑综合因素,但农户在防治中仍存在很多误区:
1、考虑问题不全面。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要三看:看天、看苗、看地。现在农户普遍能根据天气情况辨别赤霉病发生几率,但忽略田间湿度和品种差异的影响因素,不能有效及时防治小麦赤霉病。
2、没有抓住防治最佳时期。小麦赤霉病发生时期一般集中在扬花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正常小麦的扬花期),用药的最佳时期是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5%)。注意:有几种情况要考虑,若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那么齐穗期就可以用药;若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若赶上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若使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时期可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
3、防治药剂效果下降。截止2018年3月23日农药部登记防治赤霉病登记证件有349个,其中多菌灵及其复配证件176个,甲基硫菌灵及其复配证件81个。最早防治赤霉病药剂多选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也是我国20世纪70年中期以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措施之一。但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赤霉病对该类杀菌剂产生严重抗性,据相关专业部门调查,抗性从最初的浙江地区蔓延到上海和江苏大部分地区,所以建议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配使用(确保所使用药剂具备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阻止病害蔓延;另外就是关注推广新药剂品种,比如: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等。
戊唑醇•咪鲜胺是一种三唑类高效新型复合类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性,兼具保护、治疗作用,此外还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物,达到防病、提质增产效果,持效期比较长。
经试验推广,发现戊唑醇•咪鲜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价位适中,同时能促进作物生长,性价比高,受到经销商和农户的认可,近两年也有很多企业将目光放在戊唑醇•咪鲜胺,开始进行相关证件的登记和试验,截止2018年3月23日戊唑醇•咪鲜胺登记证件有35个(22个登记的防治对象为赤霉病),其中防治赤霉病中水乳剂剂型最多有16个,占73%。预计戊唑醇•咪鲜胺未来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建议在扬花初期(扬花5%—10%),400克/升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40g,兑水15—30kg细雾喷施,根据情况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
戊唑醇•咪鲜胺(防治对象为赤霉病)登记证件及企业
另外,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利器——福满美,可点击以下链接查看详情:
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6038.htm。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新型杀菌剂。高效安全;具有内吸及向顶传导活性,可以被植物根部、叶片吸收,在植物导管中以短距离运输的方式向上输导;氰烯菌酯对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小麦赤霉病有很好防效;并且可以与常见杀菌剂复配使用,没有交互抗性。
河南省植保站吕印谱老师告诉笔者:“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发生赤霉病可能性极大,现在的小麦品种几乎不抗赤霉病,病原也不是问题。赤霉病的防治最好是预防,尤其是在常发区,扬花期不论有没有降雨都要喷药预防,另外,气象部门的预报是赤霉病预报的重要依据。”
在防治赤霉病时,喷药时期若遇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天气,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但在实际防治中很多农户选择在小麦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后才用药,防治效果极低。同时控制好浇水时间,尽量不要在扬花期浇水,以避免增加田间湿度和感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