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宝:新时期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关注的重点需要改变
日期:12-22-2017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在前不久举行的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第十一届一次会员大会暨省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在大会上致辞,总结了2017年对中国农药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同时也指出了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农药行业和农药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孙叔宝说,2017年对于中国农药行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行业迎来了许多重大的政策上的变化。
首先是年初新《农药管理条例》的出台,以及新条例带来的一些变化,比如今后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将由农业部门进行一体化监督管理。 还有在农药生产方面,新设农药生产许可制度将实行“一企一证”制,按生产范围进行许可,原药按品种、制剂按剂型规定范围,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等等。孙会长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担忧,新条例在国内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监管较为严格可能会收到很好的实施效果,但在落后地区的推行有可能遭遇很大障碍。
对农药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中国的环保风暴。关于这一点,孙会长提到尽管环保风暴有可能存在矫枉过正的情况,但从长期来看,不会轻易停止,因此未来将会持续影响农药行业和企业,不只是终端产品,也会影响原料中间体的供应。因此,在新的环保压力下,关于如何保证平稳有序的生产,如何做到可持续的发展,每个农药企业都应该做更多的思考。
第三个重大变化是中共十九大会议闭幕后,选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十九大设定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矛盾的提出跟每一个人密切相关。对于农业来说,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城乡发展、贫富差距、生产经营与保证生态友好的矛盾上。对于农药企业来说,未来的关注点不能仅仅是销售,要充分意识到企业发展面对的是农村、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要和农民的生产挂钩,和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挂钩。这也将是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点。
而关于中国农药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孙会长谈到了三点:创新、情怀和担当。
孙会长认为,中国农药化肥零增长目标的推进使得以往追求产量以促进发展的模式走到了尽头。虽然中国是商品出口大国,但是出口量和出口额严重不匹配。在农药领域,我们应该向邻国日本学习,逐渐将企业发展的重点向创新倾斜,开发出更多创制品种,提高中国农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除了产品研发,销售模式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也是农药企业应该关注和践行的。
在农药化肥两减的情况下,国产粮食外销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中国人需要的粮食如果都用中国的土地来生产,根本不够,因此我们也需要从其他国家采购粮食。而中国农药的大量出口不但在全球范围内为粮食的安全,粮食的供应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使得中国可以采购到更便宜的粮食。孙会长语重心长地说,做农药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行业无法急于求成,也不可能赚快钱,我们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拥有情怀。
最后,孙会长提到了农药企业需要有担当。农药丰收造成了国家农业政策的转变,农业生产有了更多的模式。我们不能再把农药当做快消品一样,只求销量。对于国内市场,我们需要寻求,如何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情况下,与农民一起共同获得更好的收益。将企业发展的思路从卖产品向卖解决方案转化,在科学用药的专业指导下,减少农药的使用,轮换用药,在保证作物安全的前提下,少卖农药。除此之外,还要尽量保证每个农药产品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让每个产品发挥更多的作用。在中国,对农药生产过程的严格管理,在农药使用的这一环节上却前功尽弃。有一些产品,因为使用不当的问题,导致政府采取了较为过激的行为,导致生命周期的终结,令人惋惜。孙会长认为,呵护好每一个产品需要全行业的努力。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