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CRISPR关键专利判归张锋团队
日期:02-16-2017
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传来重磅消息——该部门宣布,隶属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Broad 研究所继续保有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应用专利,也让这项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的专利之争大体尘埃落定。
▲三行文字,决定了这项专利的归属(图片来源:STAT)
毫无疑问,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2015年,《科学》将它评为年度突破;助力这项技术诞生的科学家们也先后获得了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在分子生物学界影响深远的“格鲁伯遗传学奖”(Gruber Genetics Prize),以及表彰重大生物医学突破的“沃伦·阿尔珀特奖”(Warren Alpert Prize)。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能取得今天的成功,绝非一名科学家的功劳。2012年,Jennifer Doudna教授与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确认CRISPR-Cas9系统在体外实验中能“定点”对DNA进行切割。两个月后,Virginijus Siksnys教授在《PNAS》杂志上发表了类似的研究。这些论文表明CRISPR-Cas9系统作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巨大潜力。
2013年,张锋教授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他们首次在哺乳动物内应用了CRISPR-Cas9系统,并确认它能在几周内建立起小鼠的疾病模型。此外,张锋教授的团队也首次在人体细胞内成功地用CRISPR-Cas9系统完成了基因编辑。
▲张锋教授团队率先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应用了CRISPR-Cas9技术(图片来源:STAT)
科学突破需要群策群力,专利申请却并非如此。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Broad 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先后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递交了CRISPR应用的专利申请。2014年4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为后者率先颁发了专利,而前者的申请至今未得到批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Doudna教授与Charpentier教授等人的研究在CRISPR的应用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因此Broad 研究所获得的专利值得商榷。2016年1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并于今日做出判决——三名法官认为“no interference in fact”。
业内媒体STAT在一则报道中指出,这短短的四个单词,意味着Broad研究所在2014年获得的关键性CRISPR专利,与加州大学递交的专利申请有足够多的不同。
▲CRISPR相关专利申请一览
“我们递交的专利并非首个与CRISPR应用相关的专利,但它们是首批描述这一发明用于哺乳动物基因组编辑的专利。” Broad研究所在今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提到。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的专利判决并不会影响CRISPR-Cas9系统在科学界的应用。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Broad研究所乐于将突破性的发现分享给全球科学界,造福人类健康。因此,Broad研究所也将继续与Addgene(非营利性质粒库)合作,分享这一重要研究工具。自2013年以来,全球59个国家的2000多家研究所已经从Addgene处获得了37000多个与CRISPR-Cas9相关的质粒与试剂。此外,Broad研究所也在今日发表的声明中宣布,将继续为业界的合作伙伴们提供相关研发工具。
张锋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去年,张锋教授作为“下一代领袖”(Next Generation Leaders)之一,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在报道中,《时代周刊》认为他的工作给CRISPR-Cas9系统带来了巨大变革,让科学家们能够完成先前不敢设想的工作。如今,我们有望能清除每一个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或是治疗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等经典的遗传疾病。甚至,科学家们已经畅想利用它来攻克癌症的可能。此外,它也能在植物的基因组中得到应用。这能带来全新的生物能源,或带来性状更稳定的作物。
我们期待看到CRISPR-Cas9带来更多有望造福人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