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 致力提高小麦产量
日期:10-21-2016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德国拜耳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最近签署了一份旨在提高小麦产量的科研合作协议。双方以各自的创新技术为基础进行合作,计划共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应对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粮食供应挑战。
此次科研合作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遗传因素。合作期间,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将有机会短期借调到比利时根特的拜耳创新中心,或定期拜访在该中心工作的科学家,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拜耳公司的研究情况。
拜耳已经与农科院在农业研发的多个领域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去年的一个会议上,拜尔作物科学研发部总监Adrian Percy博士与农科院的副院长吴孔明博士共同扩展了双方的学术合作备忘录。小麦相关的研究项目只是双方合作体系的其中一部分,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
拜耳作物科学性状研究部门的全球总监Catherine Feuillet说道:“目前,小麦生产率的年增长速度低于百分之一,而小麦的需求增长速度是其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两倍,并且气候变化正使这一情况加剧。我们需要通过改良种子来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农科院的合作将帮助我们双方研发出优质的小麦种子。”
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教授补充道:“农作物基因组学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使得我们可以从基因层面仔细分析育种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性状——作物产量。我们已经初窥门径,但是距离完全理解基因如何影响产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很长一段路。因此,在这个领域,全球合作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农科院和拜耳的合作研究项目必将在这个领域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关资料:全球有大约25%的耕地用于种植小麦。这使得小麦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类作物和最重要的主粮之一。小麦的年产量超过7亿吨,是世界上种植第二广泛的谷类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的主要产地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黑海地区、欧洲地区、印度和北美地区。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