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发病初为白色透明小斑,后扩大变为青灰至淡褐色,边缘色较深,长椭圆形。病斑较多时合并呈云纹状,叶片枯黄致死,在病部表皮下形成子座。高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
病原 Rhynchosporium secalis (Oudem.) Davis称黑麦喙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能产生喙孢糖苷毒素。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分生孢子楔状,有1个横隔,无色,大小12—20×2—4(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越夏。大麦播种出苗后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而发病,在整个生育期可重复侵染。孢子萌发适温10—20℃,25℃以上基本不萌发,18℃、相对湿度92%,孢子6小时内即侵入寄主。20℃潜育期11天。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密度过大,徒长发病重。 |
|
|
|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212.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