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褐刺蛾
日期:2016-05-17
英文名 Thosea haibarana
异名 褐刺蛾、桑刺毛虫
简介 桑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鳞翅目刺蛾科。为害柑橘、桃、梨、柿、栗、茶、桑、白杨等。
为害症状 |
|
[为害症状]幼虫取食叶肉,仅残留表皮和叶脉;大龄幼虫将叶片食成缺刻状。 |
发生因素 |
|
[发生规律](1)世代。每年发生2~4代。(2)越冬。以者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结茧越冬。(3)时期。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底、6月初开始羽化产卵。6月中旬开始出现第1代幼虫,至7月下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8月上旬成虫羽化,8月中旬为羽化产卵盛期。8月下旬出现幼虫,大部分幼虫于9月底10月初老熟结茧越冬,10月中、下旬还可见个别幼虫活动。如果夏天气温过高,气候过于干燥,则有部分第1代老熟幼虫在茧内滞育。到6月再羽化,出现1年1代的现象。 |
形态特征 |
|
[形态](1)成虫。成虫体长15~16mm,翅展约36mm。复眼黑色,头和胸部绿色,雌虫触角丝状,褐色,雄虫触角基部2/3为短羽毛状。胸部中央有1条暗褐色背线。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暗褐色,外缘部灰黄色,其上散布暗紫色鳞片,内缘线和翅脉暗紫色,外缘线暗褐色。腹部和后翅灰黄色。(2)卵。扁椭圆形,长1.5mm,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黄绿至淡黄色,数粒排列成块状。(3)幼虫。末龄体长约25mm,圆柱状,略呈长方形。初孵化时黄色,长大后变为绿色。头黄色,甚小,常缩在前胸内。前胸盾上有2个横列黑斑,腹部背线蓝色。胴部第2至末节每节有4个毛瘤,其上生一丛刚毛,第4节背面的1对毛瘤上各有3~6根红色刺毛,腹部末端的4个毛瘤上生蓝黑色刚毛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腹面浅绿色。胸足小,无腹足,第1~7节腹面中部各有1个扁圆形吸盘。(4)蛹。长约15mm,椭圆形,肥大,黄褐色。包被在椭圆形棕色或暗褐色长约16mm,似羊粪状的茧内。 |
生活习性 |
|
[习性](1)成虫。成虫羽化开始于16时左右,18~21时为羽化交尾高峰。成虫白天在树荫、草丛中停息。(2)幼虫。初孵幼虫能取食卵壳,每龄幼虫均能啮食蜕。4龄以前幼虫取食叶肉,留下透明表皮,以后可咬穿叶片形成孔洞或缺刻。4龄以后多沿叶缘蚕食叶片,仅残留主脉;老熟后沿树干爬下或直接坠下,然后寻找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或越冬。下树时间多为0~16时,此时下树虫数约占总下树虫数的86%。幼虫喜结茧于疏松表土层中、草丛间、树叶垃圾堆中和石砾缝中。入土深度在2cm以内的占总数的95%,入土最深可达3.5cm。 |
防治方法 |
|
[防治](1)农业。结合冬季修剪,如发现枝干上黄刺蛾越冬茧。要及时采集。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茧,清除干基周围表土等处越冬茧集中烧毁。低龄幼虫喜群集危害,结合桃园中田间作业,及时剪除群集在一起的低龄幼虫集中销毁。(2)生物。注意被寄生蜂寄生的越冬茧,要加以保护,被寄生的茧上有一个被寄生蜂产卵留下的小孔,易识别,也可将寄生后的虫茧放入饲育笼中,待寄生蜂羽化后再释放到果园中。(3)药剂。幼虫低龄期及时喷苏云金杆菌1 000倍液,或25%灭脲3号悬浮剂 2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3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4 000~5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