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
日期:2016-04-21
英文名 Citrus scab
简介 柑橘疮痂病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柑橘产区,浙江、江西地发生严重。新梢生长不良,严重时引起大量幼果、嫩叶脱落,未落果实小、畸形,影响果实品质,影响果品价格。
为害症状
[为 害症状](1)枝干。新梢发病,病斑周围突起现象不明显,枝梢与正常枝相比较为短小,有扭曲状。(2)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蜡黄色, 木栓化。病斑多发生在叶背,斑较小,直径0.3~2.0mm,向叶背突起呈圆锥状或瘤状,表面粗糙。叶正面病斑凹陷,病斑不穿透叶片,散生或连片,病害发 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3)花器。花瓣受害后很快就凋落。(4)果实。花瓣落后不久幼果随即发病,症状与叶片相似,豌豆粒大的果实染病,呈茶褐色腐败 而落果;幼果稍大时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疮痂,常早期脱落;残留果发育不良,果小、皮厚、汁少,果面凹凸不平。近成熟果实染病,病斑小不明显。有的病果病 部组织坏死,呈癣皮状脱落,下面组织木栓化,皮层变薄且易开裂。
病原物
[病原]病原为柑橘痂圆孢Sphaceloma fawcettii Jenk。 (1)形态。分生孢子盘散生或多数聚生,近圆形。孢子梗短,无色或灰色圆筒形,不分枝,有隔膜0~3个,大小(12~22)?m×(3~4)?m。分生孢 子着生分生孢子梗顶端,长随圆形,单胞,无色,内有油球,大小(6~8.5)?m×(2.58~3.5)?m。(2)特性。生长最适温度15~23℃,最 高温度为28~32℃。
侵染循环
[侵染]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梢等被害部位越冬。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遇阴雨连绵、雾大露重的天气时,产生分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萌发芽管侵入春梢、嫩叶、幼果、花蕾。侵入寄主约l0天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造成大量发生与流行。
发生因素
[发生规律]橘类最易感病,柑类、柚类、柠檬次之,而甜橙类及金柑类较抗病。温度和湿度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最适温度是20~23℃,超过24℃时停止发生。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苗木或幼龄树发病重,老龄树发病轻。
防治方法
[防 治](1)农业防治:合理修剪、整枝,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控制肥水,促使新梢抽发整齐,加快成熟,减少侵染机会。结合修剪和清园,彻底剪除树上残枝, 残叶;并清除园内落叶,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苗木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30分钟消毒。春芽开始萌动喷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40%多菌灵JG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1 000倍液,或25%使百克乳油1 200倍液,或80%大生M-45水剂800倍液,或5%嘧菌酯悬浮剂800~125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