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桑格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肥大性菌核病花被厚肿,灰白色,病模膨大,中心有一黑色菌核,病模弄破后散出臭气。缩小性菌核病椹显著缩小,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暗褐色细斑,病椹内形成黑色坚硬菌核。小粒性菌核病 桑椹各小果染病后,膨大,内生小粒形菌核。病椹灰黑色,容易脱落而残留果轴。四川、江苏、辽宁、浙江、台湾均有发生。 |
||
|
病原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病菌Ciboria shiraiana P. Henn.称白杯盘菌(桑实杯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基部粗顶端细小,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卵形,无色。菌核萌发产生l—5个子囊盘,盘内生子囊,侧丝细长,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具隔膜1—2个。 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菌Mitrula shiraiana (P.Henn.) Ito etlmai称白井地杖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细丝状,具分枝,端生卵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单胞, |
|
无色。从菌核上产生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子实体有长柄,柄部扁平,有的稍扭曲,灰褐色,生有茸毛。子实体头部长椭圆形,具数条纵向排列稻纹,浅褐色,子囊生在头部外侧子实层里,内生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 |
||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格 桑园中病模落地后应集中深埋。翌年春季,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时,及时中耕,并深埋, |
|
|
减少初侵染源。(2)药剂防治 花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树冠有良好的防效。 |
||
在线阅读本文: http://cn.agropages.com/Bcc/Bdetail-1014.htm | |
来源: | Agropages.com |
---|---|
网站: | www.agropages.com |
联系: | info@agropages.com |
关于AgroPages: | AgroPages 是全球农化领域领先的网络媒体,我们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定制,媒体宣传,以及品牌推广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