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澳洲登记政策恐将变动:门槛和成本提升;中国农化企业在澳发展承压

2025-06-05

qrcode

近几个月来,凡在澳大利亚开展农化产品登记业务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感受到澳洲农业化学品管理局(APVMA)审评速度显著放缓。除人事流动性增大等组织性原因外,业界近期流传的″风声″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原研企业正就APVMA下的第七类登记(Item 7)制度提出质疑,核心指向″ME TOO″登记中对原研产品的重复迭代引用,导致配方与数据逐步偏离原始标准的″数据漂移″问题。这不仅对原研权益构成挑战,更有可能引发市场对后续产品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担忧。


基于此,业内普遍推测,APVMA或将在不久的将来对Item 7条款进行系统性修订,其改革方向可能包括:


  • 限制引用范围:仅允许引用原研产品数据;标签版本限定:需引用原研产品最新批准版本的标签内容。

  • 若上述政策最终落地,无疑将推高澳洲市场的登记门槛,使注册流程更加复杂、耗时且成本陡增。


以下是笔者对这一变动趋势的几点研判与延伸思考:

一、对″参考链″依赖度降低,原研数据价值重估

APVMA未来可能不再仅以″参考登记证″的存在作为受理依据,而是要求追溯其基础数据的科学性与合规性,尤其是药效、安全性等关键数据的完整性。


大量基于早期″二级参考″取得的登记证,若缺乏原始支持数据,或难以满足新标准,参考价值将显著下降,甚至直接作废。


原研公司将通过标签内容的周期性更新,持续延长数据保护期,并对授权行为趋于谨慎或显著提价,进而筑高市场壁垒。


二、自主数据登记成为趋势,门槛与壁垒同步上升


随着″参考链″模式逐步失效,越来越多非原研企业将不得不选择自主生成完整或关键性数据,包括药效、残留、环境毒理、作物安全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登记。


这不仅要求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与试验设计能力,也对其合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三、数据合作机制可能兴起,共担成本与风险


为应对高昂的数据成本,业内或将出现″抱团取暖″式的数据合作机制。


四、非专利产品价格上行压力加大


数据获取成本的上升势必传导至产品终端价格,未来澳洲市场上部分非专利产品的价格将面临系统性调整,影响市场竞争格局。


五、鼓励差异化研发,提升技术竞争力


若企业选择投入生成原始数据,则可能不再局限于″足够相似″的模仿路线,而是以性能提升或差异化优势为目标进行产品设计,从而在技术上取得先发优势。


六、监管将更注重″证据链″而非形式合规


Item 7改革的核心逻辑,是从″链式引用″向″原始数据合规″转变。


结语——对中国农化企业的挑战与应对


对中国公司而言,挑战是巨大且现实的:成本飙升、周期延长、门槛提高。短期内,这将显著增加在澳业务的难度和成本,可能导致一些产品退出或公司战略收缩。


然而,这也蕴含着机遇和长期价值:


促进行业升级: 迫使中国公司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和″技术战″,提升自身研发、注册和合规能力。


建立数据资产:成功完成自主登记的公司将拥有宝贵的独立数据资产,利用规则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和市场壁垒。


优化产品结构:促使公司更理性地选择目标产品和市场,聚焦高价值领域。


新规则的靴子还未落地,对澳洲农化供应格局影响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在当下中国企业出海的征程中,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登记、销售,各个环节都面临着愈发严苛的合规要求与复杂的风险管控。在即将启幕的兰升生物·2025中国农药国际市场开拓交流会(CPEW)上,我们将围绕上述企业出海的各环节,深入展开合规探讨。


QQ20250605-175909.png

会议主题板块:合规及风险管控


  • PFAS物质法规详析及未来对农药产品发展的影响

  • 知识产权三重机制:如何平衡原研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的紧张关系

  • 农化企业专利战略及出口合规性和风险探讨

  • 从印度自主登记的特点出发探讨中国原药企业开拓印度市场的方案

  • 欧洲市场产品开发和登记案例研究:投资回报率及典型陷阱


QQ20250605-175959.png

了解更多会议主题,请扫描二维码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