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2024年, 农药行情持续低迷,市场依然难做,冬储依旧很冷。 站在2025年新的起点上,农药行业将何去何从?绿色农业、数字营销、AI智能、一证一品、高质量发展、转基因种植、产业整合等方兴未艾。 回望过往,展望未来,本文梳理提炼农药行业″五大效应″,解析行业发展趋势。
01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高质发展
我国目前有农药生产企业数量1700多家,年产量180万余吨(折纯),产端销售额约3000亿元,出口占大头。2024年,13家农药企业进入全球农药行业20强。
据行业人士盘点,2024年前三季度多家肥料、农药上市公司营收、利润数据显示:利润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大幅度上升企业和大幅度下降企业同样明显,都占了30%以上。农药类上市企业盈利1亿元的上市公司为16家。
2024年我国部分A股上市农药企业前三季度财报数据
与此同时,农药行业的集中度正不断提升。农药制剂销售前十强企业的市场占比呈现出增长态势,这表明行业头部企业正在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显现,也是未来的行业趋势。
今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基地,但产能过剩已成为困扰行业和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2023年农药行业营收和利润30多年来首次出现双下滑;2024年企业更为艰难,农药产品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农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来源:李钟华博士)
未来,农药产业更加注重绿色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价格战、同质化″内卷″,将迫使优秀企业勤练内功,通过新工艺突破、新化合物创制、产业链延伸等提升竞争优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发展。
02
飞轮效应:转基因作物,植保市场大
2024年最后一天,农业农村部重磅发布12项转基因、5项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获批,多项有效期满续发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2023年,我国正式批准产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玉米,按下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的″加速键″。
转基因作物种植,从推广面积来看,抗虫(IR)、抗除草剂耐受形状(HT), 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的两大性状。随着玉米、大豆等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扩增,未来国内农药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农药产业的产品结构将发生改变。常规除草剂销售降低,国内转基因作物的草甘膦等需求提升,行业预计未来5年每年将新增5-8万吨需求,迎来市场增长的飞轮效应。
拜耳、新安化工等除草剂巨头,正紧锣密鼓地布局转基因作物植保市场,尤其在除草剂领域。2024年6月,拜耳在吉林长春,隆重举办生物育种除草剂种业发展论坛,共话生物育种大趋势下的除草剂未来机遇。历经多年发展积淀,拜耳拥有农达和达迈等杰出的草甘膦除草剂品牌。
拜耳除草剂品牌活动
新安化工,目前则已有3种草甘膦盐型、5种转化体获生物育种除草产品登记。4年来,已服务转基因作物面积200余万亩。
其次,转基因作物对农药需求的指向性,将促使企业更注重自主创新与研发。
此外,农药、种子等产业链整合将加速。
03
转型效应:行业重构,涨价不易
很多政策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最热的当属农药″一证一品″。
据南方农村报记者调研了解,一证一品政策若实施,将致农药行业大洗牌,80%产品恐退市,农资经销商货源告急。农药行业将发生转型重构,竞争格局将重塑,借证、代工模式将成为历史,委托加工锐减,销售型企业压力倍增。
但综合而言,业界普遍认为,一证一品新政实施是好事。比如,市场上农药产品数量变少了,市场将得到有效规范与净化。药龙头企业早谋划早布局,证件资源都比较充足。
新政倒逼生产企业加强研发,加快登记,加强基层服务。独特证件和差异化产品机会比较大。但证件资源缺乏的,或者证件老化的中小企业,未来会比较难。农资行业将优胜弱汰;行业并购加快等。
长远看,一证一品对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对积极改变的企业而言,更多的是利好。此外,由于国内农药产能严重过剩,期待新政实施后产品价格大幅回暖,并不现实。
04.
井喷效应:药肥发展迅猛,生物制剂火热
受″一证一品″预期影响,农药产品新证登记数量将出现短期井喷现象。如未来两年,仅山东一省就有三千多个登记证在计划申报。广东真格董事长王泊理也公开表示,其公司接下来两年有20多个新证件在申报。
近几年,药肥品类在农资圈非常火,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规模约100个亿,但竞争也日趋激烈。除了农药企业,传统大型肥料企业也纷纷入局。
药肥作为一种兼具农药和肥料功能的新型农资产品,其在提高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截止2024年12月,我国已有1236个药肥颗粒剂取得登记,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水田杂草和地上病虫。像甘蔗药肥、水稻药肥,已成为广西、广东等地农资市场的主流产品。
据行业人士分析,虽然近年药肥产品扎堆上市,出现井喷现象,但药肥市场还没有完全饱和,证件布局仍有机会。预估″一证一品″新政实施后,市场上药肥品类将减少90%以上产品。
未来,以氮磷钾为主要载体的大药肥,以差异化营养物质作为载体的液体药肥,以有机营养物质+生物刺激剂作为载体的特种小药肥,这些具有增产增效优势的药肥产品还存在市场机会点。
农药创新是耗时长、投入大、风险大、获益高的系统工程,近些年新型创制农药产品上市的脚步明显放缓。
2023年,科迪华农业科技收购了兴播(Symborg)和世多乐(Stoller);2024年,举办大中华区生物制剂业务启动会,加码发力生物制剂领域。
至此,先正达、拜耳、巴斯、富美实等世界农化巨头,已纷纷进入生物制剂赛道。诺普信、中迅农科、江苏好收成等国内农药头部企业,多年前也已布局推出生物刺激剂产品,植保与营养进一步融合发展。
巴斯夫望秋对照试验
展望未来5年,中国生物制剂市场预计将以约1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有行业人士指出,全球生物农业产业的增长速率远超化学农业,未来十年是产业化的黄金时期。
未来生物制剂越来越成为农药企业的重要业务,成为其植保产品与作物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协同增长效应。
05
指数效应:数字化营销蔚然成风
数字化营销作为新兴的营销方式,在提高营销效率、降低营销成本、增强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这几年,数字化营销成为农资企业转型发展必不可少的抓手。视频营销、线上开店、直播带货、智能系统等,形式不一而足。大家都不再讨论数字化营销的可行性,而是躬身入局,积极地参与其中。随着AI的加持,未来数字化营销的应用将继续呈指数级增长。
一方面,个性化传播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在传播方面,炙手可热的视频成为传播的主战场。不管是是企业高管、业务经理、技术人员,还是经销商、零售商,全都积极拥抱视频,做技术传播,做产品宣传,做形象推广。
另一方面,农资电商市场潜力巨大,商家年复合增长率超30%,未来三年线上市场预估突破400亿元。截止2024年,终端1000亿农药市场,线上份额只有135.47亿,占比13.5%,线上市场增速达23.89%;8000亿肥料市场线上份额58.06亿,占比才0.72%,但线上市场增速高达59.29%。未来三年预计线上空间缺口341亿。
当前,农资电商公域高成本的困境凸显。三农领域头部IP,天天学农创始合伙人王明明指出,私域转化或成数字化营销决胜的关键,未来数字化营销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
数字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行业共识,农资企业数字化营销转型步伐加快。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