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专访科迪华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对未来转基因市场的预判

来自话题:#转基因作物
2023-11-23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经济低迷消费受限、农产品价格不稳、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政策导向要求更少的生产企业和登记产品……面对当前的困局,农化企业该何去何从?市场的机会和增长点在哪儿?在近日召开的第37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机械交易会期间,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接受有关媒体采访。


被采访者: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总裁郑子勤


郑子勤:三季度已经过去,各家农业科技公司的季报也相继发布。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今年整个农业科技行业都面临一定的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在疫情管控结束后,全球的业务渠道和采购商都开始积极调整库存。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由于对物流和生产的担忧,许多企业为了确保供应而囤积了大量产品,尤其是植保农药产品,在一些局部市场上面临一定的压力。不过,由于科迪华的业务涵盖种子和植保两个方面,在种子方面的表现仍然非常优秀,因此整个行业和科迪华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幸运的是,今年需求端相对稳定,虽然天气对产量的影响不太稳定,但总体来说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差太多。可以感觉到 2023 年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特别轻松的一年,明年可能今年的影响还会持续,但大家逐渐期望市场在明年下半年进入更加稳定的发展状态,这样企业才能开始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推进方面。


问:上个月转基因品种通过评审,引起一波的关注。请教一下您现在的判断,未来几年内,国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产量或者面积上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


郑子勤:我们也一直期待着,现在终于批准了 30 多个产品进入市场,这是一个技术突破,对整个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转基因品种真正开始商业化。在国内,转基因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话题,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农作物和种业市场规模庞大,市场价值近 6000 多亿,转基因在种业中的贡献率已经相当可观。在许多国外已经商品化并发展成熟的市场中,转基因种植面积占比相当高。


在中国,转基因虽然开始批准进入市场,但根据行业内的消息,国内对于转基因商品化并非一下子全部放开,而是有序逐步进行商品化的过程。预计到 2023 年,中国的转基因制种面积将从 2022 年的 6.6 万亩增加到 10 万亩以上。当这些转基因品种真正作为产品投入生产后,播种面积将有明显增长,可能达到 2700 万亩以上。虽然这个数字很大,但与玉米的整体种植面积相比并不占比例很大。我们可以看到,从无到有、从新产品到广泛接受转基因品种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商品化的进程。在一些国家大约三年左右就能够实现 70% 至80% 的种植面积采用转基因品种。但我们可以预见,在中国市场上前期的准备工作可能会更有序,不会那么快。


转基因带来的影响仍然非常明显。根据 2022 年的种植面积来看,一旦转基因品种真正发挥作用,可能会带来数千万吨大豆和玉米的增产潜力。


问: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理解转基因可能是比较划时代的技术,把之前归类为传统的农业市场,转基因商业化开始以后对之前的那种传统的种子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


郑子勤:我认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首先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当前农业行业面临明显的挑战。首先,从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次,天气原因也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从农民的需求来看,他们希望实现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种植,并期望获得更稳定可靠的产量增长。这种需求不仅适用于小农户,也适用于现代规模化的大农户,对于后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有效防虫可以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需求非常明显。


目前获得批准的新产品主要专注于除草剂耐受性和抗虫性状,以提高玉米种植的初期效率。例如,在虫害比较严重、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转基因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率和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粮食增产的可能性也会明显提升。作物产量的高低一部分取决于其品种特性,与转基因性状无关,即遗传基因是高产还是耐病。不同品种之间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然而,在相同品种中,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之间的比较表明,转基因品种在原有优势方面更容易发挥作用,这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前提是外界压力足够大。如果外界压力不够大,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之间的差异对产量表现可能不会那么明显。


问:关于目前批准的这些转基因品种上还是以国内的种子公司为主,科迪华作为一个外企,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发挥哪些作用或者是打算如何参与到转基因的市场当中来?


郑子勤: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并与国家监管机构保持沟通。根据我们了解,当前国家的整体政策是确保粮食安全,将粮食掌握在我们自己的范围内,对于影响粮食安全的技术也有同样的要求。目前,在转基因批准方面,无论是在性状还是品种上,主要以国内企业提出的方案为主,这是当前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从科迪华的角度来看,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厂家之一,我们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在传统转基因技术上,而且在需要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一代领域也有很好的成果。目前,传统转基因技术已成为我们的核心市场。我们公司的研发和推进工作更多地集中在下一代种子产品上,通过基因编辑实现前所未有的产量、抗病性和耐受性等优良特性。例如,今年科迪华的科学团队在《分子植物病理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通过基因编辑成功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产量潜力和作物抗逆性,证明了抗病基因的自然迁移以及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巨大潜力。今年 3 月,科迪华公布了公司研发管线中用于解决北美几种玉米疾病早期阶段的专有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进展。利用 CRISPR 技术,科迪华已能够精确地将已存在于玉米基因组中的抗病性状进行整合。我们也与国内技术单位进行充分交流,并希望他们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到外企在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和参与需求。我们相信,多方参与新技术的引入将有助于加快技术发展。总之,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欢迎市场变化,并积极做好准备。


问:东北四省常年玉米面积 2.5 亿亩,最近,国家也提出振兴东北经济,发展东北现代化大农业,请问贵司 3-5 年在东北地区玉米品种有哪些发展规划?


郑子勤:我们认为东北地区是中国最适合发展玉米种植的市场之一。通过我们的合资企业敦煌先锋,我们向当地农户提供优质玉米种子。敦种先锋一直在东北地区持续投入。我们自己也在东北地区铁岭设立了种子育种研发中心。在整个东北三省地区,每年我们的育种和农艺团队都会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的变化,清晰地进行下一代产品的选择。一个种子从我们开始了解农户需要,进行品种选择,进行试种、筛选、最后确定,再将其申请进入国家审批登记的过程中,经过审批登记测试,得到批准后进入市场。这个过程需要六到七年的时间。在过去两年的非转基因市场中,科迪华产品在东北地区表现相当优秀,这离不开我们团队在东北扎根市场、了解市场和本地化进行创新的努力。


我们发现近两年来,整个玉米市场表现相对良好,因为粮价相对较高,农民越来越关注如何提高效能和收益。科迪华是行业中少有的能够在种子、植保和数字化服务方面提供整体化服务的企业。在东北地区,我们过去两年深耕市场,为玉米种植户提供从种子到抗虫防病的整体方案。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物制剂更多地进入业务板块,我们将结合这些技术,为当地农户提供更好的提高效益和效能的方案。


问:大家都知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研是培育新品种的关键。每次国内的玉米品种更新换代都离不开国内优秀的种子资源的引入。随着EDV实施,加上适当的法规监管及良好的规范实践,科迪华是否愿意将更多的优秀种质资源引入中国,扩展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基础,推动国内玉米单产的提高?


郑子勤:从进入中国市场至今,科迪华及其合资伙伴一直在不断投入。我们最早引入了先锋品牌的著名杂交品种"先玉 335",该品种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从每窝播种 2~3 粒,但只保留一株生长的低效高成本模式,成功实现了 " 1 穴 1 粒"的播种方式,并同时满足了芽率、芽势和纯度三项指标。每年,根据各地的种植条件和病虫情况,科迪华推出在防虫、抗旱等方面表现优异的种子产品。结合科迪华的种子处理技术(SAT),可以帮助玉米种植农户有效控制各类病虫害,实现高产并提升种植收益。科迪华在品种和技术方面得到了行业的充分认可,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在国内的投入研发流程需要大约六到七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我们在东北的育种基地已经研发出许多新品种,这些品种是根据未来五到七年市场需求而投入研发的。我们对未来的技术发展非常看好。


我们也注意到最近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转基因技术的引入。与以往的技术相比,转基因技术更像是两代技术之间的比较。然而,我们也认识到这些技术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我们的观察,在未来五到七年内,通过我们目前的产品研发和种质资源投入,我们有望与国内转基因技术并驾齐驱。


我想进一步提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改变性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种子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干旱和疾病,还能增加作物的维生素和营养素含量,延缓腐烂速度,对人类和环境保护具有多重益处。在北美玉米种植产量大赛中,40 个备受欢迎的先锋品牌玉米产品在超过 10,000 次农场比较中表现出平均比竞争对手高出 4.2 蒲式耳/公顷的产量优势。


这种新技术在国内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也知道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玉米是从国外进口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产品中就包含了科迪华的转基因技术,包括 Enlist 和Qrome 这两个技术在北美市场上已成为本地标杆。2019 年,科迪华 Enlist E3™ 大豆种子和 Qrome® 玉米种子分别获得了中国的进口许可。2022 年底,中国监管部门批准了一些苜蓿、油菜和其他作物的种质性状。科迪华是唯一获得油菜审批的公司,这是行业内三年来首个类似进口审批(Optimum® GLY Canola)。同年,公司还获得了另一个重要产品玉米 DP4114 (Qrome® Corn)的批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产品所展示的品种表现,能够更好地让国内客户和监管机构了解这项新技术,并促使其与新的种质资源相结合,为中国引入这项新技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进一步提高单产水平做出贡献。


问:本周植保双交会即将开幕,科迪华为今年的植保双交会做了哪些准备,会有哪些亮点体现,对本次会议有哪些期待,关于植保会方面的问题。


郑子勤: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科迪华将像往年一样为本地行业提供完整的植保解决方案系列。今年的展示和介绍将更加强调作物种植的体系化应用,也就是说科迪华将完整展示围绕主要作物的种植经营技术方案组合。


生物制剂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包括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物物质形成的植保药剂、生物源的植保产品以及生物刺激素、信息素等。我们现在在中国重点投入的是生物刺激素这类产品。在展台上,我们将展示作为科迪华在中国推出的首款生物刺激素产品——杰伴®。杰伴®源自于高活性的北大西洋泡叶藻的液体提取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它富含多种对作物生长有益的活性物质,帮助作物抵抗逆境、激发作物产生内源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帮助种植户增产增收。在本次双交会上,杰伴®在叶菜、黄瓜、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应用均通过作物盆栽进行直观展示。我们对杰伴®已经在22年、23年经过市场尝试,在很短时间内也已经达到了相当令人满意的业务结果。


科迪华在生物制剂方面作为一个相对稳健的企业,现在也开始逐步发力。我们已经完成了兴播和世多乐的收购,在24年、25年将进行更全面的整合,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引进到中国来,成为科迪华为农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农户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此外,在展台上,大家还可以看到科迪华完整针对水稻种植的解决方案。水稻一直是科迪华在大田方面的第一大作物,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除了我们一直以来非常优势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这些品类外,我们还将结合飞防服务,并进一步探讨在水稻上生物制剂是否也有发挥力量的空间。


这些是各位在双交会上能够看到的一些主打重点。


问:您刚才提到在植保双交会将展示生物制剂,科迪华收购兴播和世多乐之后后续还有什么动作?


郑子勤:我们正在将科迪华、世多乐和兴播的互补性生物制品资源和能力整合起来。这包括科迪华在基因组和微生物优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兴播在微生物生物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世多乐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制剂销售方面的领导地位。我们希望为农民提供不断发展的农业实践工具,并帮助他们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此外,科迪华总部设有一个专门的新业务拓展团队,他们一直在全球寻找能力扩充的合适领域。科迪华对生物制剂的定义相对较宽泛,他们像拼积木一样筛选合适的整合对象。这个行业是新兴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大多数企业都拥有独特的技术,但市场能力较弱,局限于个别小市场。科迪华在选择技术的同时,也会考虑将其迅速拓展到区域市场的可能性。我们相信会有持续的好消息,大家不会失望。


问:您对中国生物制剂的市场看未来的发展,有没有一些展望,跟我们分享一下。


郑子勤:在传统的农药定义中,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生物调节剂等。相对而言,生物制剂在整个植保市场规模近千亿美元中所占比例较小,预计到 2025 年全球规模也仅约为 100 亿美元。然而,有趣的是,生物制剂的年复合增长率非常高,接近 17%,而整个植保行业的年增长率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低,可能只有 3% 到 4%,甚至更低。相比之下,人们对高增长更感兴趣,这种高增长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希望在解决病虫草害问题的同时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这个大背景下,生物制剂的发展非常迅速。


在国内,生物制剂市场的发展速度比全球更快。目前国内生物制剂市场规模尚不太大,预计到 2025 年约为 7 亿美元左右,但年复合增长率非常高。近年来,国内针对生物制剂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生物制剂也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和扶持对象。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生物制剂的发展必将快速成长。这也是科迪华在进行全球业务寻找和并购过程中考虑中国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亚太地区超过一半的市场集中在中国,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我们希望通过并购能够更快地抓住这个机会,在这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Zhejiang Tide Crop Science Co.,Ltd.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我要报道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