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苏农云″托起江苏农业数字化建设新高度

来自话题:#数字农业
2022-06-01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5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指挥中心。大厅屏幕上实时展示着稻麦长势、病害风险预测结果、农田物联网设备参数等农业农村相关数据,透着满满的未来感。

  “大数据指挥中心是‘苏农云’建设的一部分,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屏幕内容,也只不过是江苏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成果的冰山一角。”参观时,“苏农云”建设方之一、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鹏向记者介绍,2020年6月建成以来,指挥中心已累计接待参观315批次,近5000人次。农业农村部领导、省相关领导在视察“苏农云”建设成果时,都对其给予充分肯定。

  谈江苏农业农村数字化,必提“苏农云”。那么“苏农云”是什么,又将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汇集22亿条数据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智能决策分析预警,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农业农村科学决策水平。就在当年5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制订了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苏农云”)建设方案,正式拉开了江苏农业农村系统拥抱数字化的帷幕。

  “‘苏农云’是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昊告诉记者,“苏农云”汇聚了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将之应用于种植、畜牧、渔业及乡村建设等板块,形成了江苏省农业农村的“数字全景图”。通过创新“以图管农”“以图管地”“以图防灾”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分析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苏农云”不仅在厅内是“一号工程”,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内各部门大力支持,其建设中“一路畅通”。2019年6月26日,省农业农村厅向省发改委报送“苏农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9月5日省发改委便批复了该报告。2021年年底,“苏农云”一期项目已基本建成,并通过了合同验收。二期项目正在有重点、分步骤地加快推进,拟于今年10月份建成,届时“苏农云”将全面上线,实现“一站登录,全网漫游”“一人采集,全员共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知农”。

  “一期项目中,最大的难点是数据的规范、收集和整理。”吴昊介绍,农业农村系统内单位多,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且标准不一。开发人员多渠道汇聚我省农业农村数据资源,通过对数据的来源、类型、指标、特点等进行分析,开发了包含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共享交换等系统在内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融合、加工与治理,将“不认识”的数据转变为“认识”的数据。目前,经过对厅内农业农村全域、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采集、融合、加工与治理,已梳理形成数据库85个、数据表3.7万余张、数据总量22亿余条。

  数据汇聚后,流通起来才有价值。“苏农云”共享交换系统实现了农业农村厅内各处室(单位)涉农数据的共享交换、互联互通,也实现了省、市、县之间涉农数据的互联互通,建立数据上下行联动模式,保障全省涉农数据资源的有序流动。

  吴昊介绍,在与省政务办(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开展的数据共享工作中,“苏农云”由过去厅内各个系统分散对接转变为由“苏农云”统一对接,实现了一站式数据传输,在省级部门(单位)中走在前列。

  对稻麦重大病害实现8天内风险预测

  根据规划,“苏农云”将实现“六个1+N”。六个1是指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农业农村大数据管理平台,农业农村时空一张图,农业农村大数据辅助决策分析平台,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门户,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展示与指挥中心;N则是指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十个业务板块。其中,十大板块建设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各平台系统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部署地点分散、安全风险较大等缺陷,部分系统已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困扰,但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的农户在农业技术学习上未受影响。他们通过“农技耘”向专家请教在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也能实时关注天气预警、生产防治技术、防灾减灾措施和农业相关政策来指导生产,打破了农技专家与农户们在空间和时间上信息传递交流的障碍。

  “农技耘”的提档升级,便是“苏农云”建设的成果之一。该APP是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可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全天候、保姆式”农技服务,服务用户超过40万户。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苏农云”也大显身手。

  盐城市建湖县逸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板蒋相军,对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去年启动的全省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赞不绝口。在该行动中,通过推进省级各监管、监测、追溯系统融合,省、市、县相关平台对接,江苏初步建成了数据共享、使用便捷的全省统一的农产品追溯平台,实现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一张网”管理,做到“统一平台入口、统一主体注册管理、统一追溯标识、减少重复操作”。蒋相军公司种植的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得到了更高效检测,小小的江苏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上,企业信息、产品质检、监管记录等溯源信息一目了然,让农产品走向了更大市场。截至目前,全省入网注册生产主体达17.1万家,建立电子生产档案16.1万份,十万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数量已经完成。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稻麦重大病害监测预警方面,“苏农云”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病虫测报科科长朱凤告诉记者,依托“苏农云”建设,江苏稻麦重大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采集田间气候、作物长势等信息,结合多年的稻瘟病与赤霉病监测数据和田间防效,并辅以专家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目前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未来8天内的风险预测,从而构建“预防为主、查定结合”的稻麦穗期病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指导生产上分类精准科学防控。

  此外,江苏也已初步完成了省数字农药监督管理平台的建设。江苏省农药总站副站长陈爱辉介绍,该平台包含基础数据、农药技术审查、监督管理、监测服务和系统管理共五大模块,以县区为单位,调度我省主要农业县农药一级批发商,并实现全省20633家农药经营单位、184家农药生产企业、100多家市县农药监管部门的注册以及475家农药一级批发单位经营数据调度。目前接入全国约8.7万在册农药登记证数据、全省184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月报数据、一级批发产品门店经营数据等。

  未来大有可为

  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和一些兄弟省份,江苏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起步相对较迟,但却吸取了先行者的诸多经验、教训,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进,发展速度喜人。“云平台的优点是越使用越强大,未来‘苏农云’有巨大的想象空间。”谈及苏农云的未来,吴昊信心满满。

  “‘苏农云’许多基层的数据端口都是向省内各地免费开放的,这样各地在建设平台时,就可以共享全省的许多数据,更好地指导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刘鹏向记者介绍,“苏农云”不仅是一个平台,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让更多的人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来思考农业。

  目前,各地基于“苏农云”底层工具软件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标准,保持数据资源目录统一、实现数据上下贯通共享,并在与省厅“苏农云”保持框架结构一致的前提下,助力江苏省在省、市、县多层级实现数据、系统、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监管中的作用。“阜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综合大数据应用平台”投入运营以来应用效果显著,阜宁农业生产可实现节本增效5%-10%,农业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粮食产能连年稳中有增。

  按照规划,“苏农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管理类用户(决策型、业务管理型、业务操作型)、产业类用户(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和公众类用户(社会公众)等3类6种用户。下一步,“苏农云”将拓展七大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包括围绕“种什么、种在哪、产多少”的问题,建设农业产能数字化监测“一张图”;围绕“种的更好、效率更高”的问题,建设生产数字化解决方案“一条链”;围绕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建设农业生产性服务“一平台”;围绕“信任消费”的问题,建设农产品质量“一个码”;围绕传统手段“跟不上、防不好”的问题,建设农业安全生产“一张网”;围绕管理过程“不透明、难监管”的问题,建设农村集体经济“一本账”;围绕“金融服务下沉难”的问题,建设“三农”金融服务“一中台”。

  到2025年,江苏数字乡村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需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加快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要进一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形成以业促兴、以兴促居的发展格局。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