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间,善水科技(301190.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43.94%;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9.50%,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32.82%,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同时,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预报,预计一季度公司将净利润约2410.0万元~2435.0万元,同比增长79.31%~81.17%。期间,公司订单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回暖,销售价格提升,同时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综合成本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中间体产品营收大幅提升
需求回暖带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善水科技主要经营染料中间体、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其中染料中间体包括6-硝体、氧体、5-硝体和邻氨基苯磺酸;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包括2-氯吡啶等氯代吡啶系列产品。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6-硝体、5-硝体、氧体分别实现营收3.49亿元、0.56亿元和0.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41%、92.24%和42.67%;2-氯吡啶实现营收0.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0%。公司各产品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染料中间体与农药中间体形成同步增长。
从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两大领域营收的增长主要与下游需求的回暖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605.81亿米,同比增长11.76%,两年平均增长6.15%,下游市场的回暖带动了染料中间体行业的需求增长。而在农药中间体方面,2021年以来,全球农产品高价给予了农资品提价空间。据悉,2022年1月2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2021年11月国际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3%,创下十年最高纪录。在此背景下,将对国内除草剂、杀虫剂产品的销售、价格行情形成有力支撑,而同期农药中间体行业亦迎来持续向好,其中规模与成本优势较强的企业将有望在行业需求持续回暖中获得充分受益。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现阶段善水科技的染料中间体板块目前全球市占率为30%左右,公司的规模及成本优势在细分领域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公司6-硝体、氧体的设计产能达到20000吨;5-硝体设计产能达到1000吨;氯代吡啶设计产能4400吨,现阶段产能均未完全释放,尚具备一定增长空间。此外,公司农药中间体板块通过募投的年产6.1万吨氯代吡啶和1.5万吨2-氯-5-氯甲基吡啶项目加速产能落地,其中8000吨的2,3-二氯吡啶作为“康宽”的关键中间体,专利到期后国内需求有望倍增,预计整个项目达产后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公司方面表示,将继续发挥已成熟的“非溶剂相连续硝化管道反应”技术在6-硝体、氧体、5-硝体产品生产上的领先优势,将其作为公司现金牛业务仍保持稳定业绩增长;同时,进一步推进“水相低压连续加氢还原”、“可控定向氯化反应技术”的产能释放及工艺优化,加速打造收入增长的新潜力产品。
研发创新赋能 助推企业高质量增长
在经营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善水科技在研发创新方面亦取得了持续突破。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79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7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共拥有研发人员41人;共取得3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其中,公司的“一种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的氧化水解方法”和“一种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的溶剂硝化方法”发明专利被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确认为“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当前公司已拥有集产品基础研究、工艺技术创新、工艺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人才团队和核心技术体系,技术水平居行业前列。公司通过独有专利和创新技术平台孵化出一系列产品,例如,公司染料中间体采用非溶剂相连续化的生产工艺和循环套用设计,在显著降低原料单耗的同时减少三废产生,其核心产品6-硝体生产成本为1.6万/吨,仅为竞争对手的一半;同时5-硝体也通过新工艺将不足40%的反应综合收率提升至90%以上,农药中间体板块的氯代吡啶系列通过连续化的工艺将吡啶转化率由40%提高到95%。强大的技术能力成为了公司成本优势确立的重要依托。
公司方面表示,通过领先工艺带来的更低原料成本、更少污染物排放、更低环保处理成本,将有望帮助企业在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道路上占据先机。而绿色环保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工艺以及一流的创新能力,将有望推动企业在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在行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随着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和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推进,公司长期价值值得关注。
订阅Email: | * | |
姓名: | ||
手机号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