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基于抗药性监测基础上的新药剂筛选及新技术推荐

来自分类:农药
2019-08-20
qrcode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随着耕作方式的变化、作物产量额增加、气候变暖等原因,病虫草危害明显上升,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防治面积和次数也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我国病虫草害年均发生面积达70多亿亩次,年均防治面积90多亿亩次,造成的农作物产量损失约合人民币600亿元。
 
1  病虫草抗药性现状
 
当前化学防治技术,仍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粮食丰收的重要措施。由于我国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农民盲目用药、过量用药现象严重,病虫害抗药性水平快速上升。据初步统计,我国已有80多种重要农业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其中害虫(螨)超过37种,植物病原菌21种,杂草25种。有害生物抗性种类数量逐年攀升,相对而言害虫或害螨增长速率较快(图1),这也就意味着化学药剂发展面临着病虫草抗药性的严重挑战!
 

图1  世界有害生物抗性种类数量趋势
 
抗药性发展速度超过了新药剂开发速度!1992年才上市的以吡虫啉为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短短20年就有346例有关抗性的报道,并主要集中在稻褐飞虱、烟粉虱2类害虫上。2008年上市的氯虫苯甲酰胺,2011年在蔬菜害虫小菜蛾上发现了严重的抗性,2012年在水稻二化螟上发现抗性产生。2007年在我国登记的五氟磺草胺,2011年在安徽稗草产生抗性(表1)。抗性问题已成为农药的最大敌手之一。
 
表1  1908-2011年全球对各种杀虫剂产生抗性事例的报道数

 
 
2  病虫草抗药性产生危害
 
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的结果、损失是惊人的,甚至可使农作物颗粒无收,使产品的产量与品质下降、成本增加。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棉铃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高水平抗药性,造成防治困难,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打击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面积连续使用杀虫双、杀虫单防治二化螟,其抗性迅速上升,在江苏、浙江等省大部分稻区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导致二化螟防治次数增加到3~4次。由于大面积连续使用吡虫啉防治水稻褐飞虱,其抗性迅速上升,达到高抗至极高抗水平,2005年褐飞虱大暴发成灾,农户使用吡虫啉失效,导致水稻大面积冒穿。
 
3  病虫草抗药性产生原因
 
病虫草产生抗性的原因在于药剂交互抗性(不当用药)及药剂多次使用(过量用药)。从分子角度看,造成抗性的原因是化合物与靶标位点的相互作用被损坏进而导致丧失药效(图2)。

图2  农药应用螺旋
 
4  2018年全国农业病虫害抗药性监测结果及建议
 
2018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继续组织北京、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新疆等21个省(区、市)的10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监测稻飞虱、水稻二化螟、小麦赤霉病、小菜蛾、烟粉虱、稻(麦)田杂草等16种重大病虫草对38种常用农药品种的抗药性(表2;表3)。
 
表2  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对象、农药品种及监测方法

 
 
表3  害虫抗药性水平的分级标准

 
 
4.1  水稻病虫草抗药性
 
4.1.1  褐飞虱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对新烟碱类药剂抗性
 
褐飞虱所有种群对第一代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00倍),对烯啶虫胺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1~12倍),对第二代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0倍),对第三代新烟碱类药剂呋虫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4~201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新烟碱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2)对新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用剂抗性
 
褐飞虱所有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7~24倍,2015年发现产生抗性。
 
(3)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抗性
 
褐飞虱所有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噻嗪酮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00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4)对吡啶甲亚胺类药剂抗性
 
褐飞虱所有种群对吡啶甲亚胺类药剂吡蚜酮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3~260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吡蚜酮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5)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褐飞虱所有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3~34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褐飞虱种群除对烯啶虫胺、毒死蜱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外,已对其他田间常用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因此在褐飞虱防治过程中,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上下代之间,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
 
鉴于目前褐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已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停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防治褐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使用次数,每季水稻最好使用1次;交替轮换使用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
 
4.1.2  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目前监测地区白背飞虱所有种群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噻嗪酮、有机磷类毒死蜱等药剂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噻嗪酮抗性倍数65~66倍,对毒死蜱抗性倍数17~126倍);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噻虫嗪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吡虫啉抗性倍数1.8~9.2倍,对噻虫嗪抗性倍数1.3~7.4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白背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鉴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通常混合发生,且目前褐飞虱已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建议各稻区暂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飞虱,延缓其抗性继续发展。考虑到新烟碱类药剂对白背飞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在田间稻飞虱种群以白背飞虱为主时,可使用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等药剂。
 
4.1.3  灰飞虱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盐城市盐都区和浙江省长兴县地区灰飞虱所有种群对新烟碱类噻虫嗪、烯啶虫胺,以及吡啶甲亚胺类吡蚜酮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6~43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灰飞虱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今后应继续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数,在水稻生长后期当灰飞虱与褐飞虱混合发生时,不宜使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防治。
 
4.1.4  二化螟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江西环鄱阳湖地区、湖南南部地区二化螟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9~537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7~58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增加幅度较大,浙江瑞安、江西上高、湖南攸县种群抗性倍数增加都在10倍以上,达到高水平抗性。
 
氯虫苯甲酰胺于2008年上市,2009年被大量使用于防治二化螟,且对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效。2012年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开始上涨,之后抗性增长速率大大加快,2018年抗性倍数达到280倍。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浙江象山地区的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已超过1,000倍。
 
(2)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二化螟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阿维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307倍);江苏、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阿维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9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增加幅度较大,浙江瑞安、苍南,湖南攸县种群抗性倍数增加都在10倍以上,达到高水平抗性。当前阿维菌素在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一些地区作为抗药性二化螟防控主打药剂,为保证防效,常超剂量、多次使用,5%阿维菌素乳油每亩使用量已超过200毫升,致使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抗性呈快速上升趋势,应引起各地农业部门高度关注。
 
(3)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二化螟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毒死蜱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6~48倍),对三唑磷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4~223倍);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省二化螟种群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毒死蜱抗性倍数2.5~16倍,对三唑磷抗性倍数3.0~11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二化螟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剂抗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中浙江、江西、湖南等省部分地区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处于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三唑磷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因此二化螟抗性治理要采取分区治理措施,在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在中等抗性以下地区继续限制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使用次数,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双酰肼类药剂,避免二化螟连续多个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同时,为应对二化螟抗药性问题,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灭蛹、性诱控杀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改变施药方式,采用秧苗药剂处理技术来早期防控二化螟,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和剂量。
 
4.1.5  稗草

稗草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对五氟磺草胺抗性
 
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4省15个县市水稻田中采集得到90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五氟磺草胺抗性频率为100%,其中83个种群抗性倍数>10倍,占监测总种群的92%;11个种群抗性倍数>100倍,占监测总种群的12%;其中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芷湖口镇种群抗性倍数最高,为57,363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五氟磺草胺抗性倍数>10倍种群占本省监测总种群的比例有所增加,江西从82%增加到94%,湖南从80%增加到95%。
 
(2)对二氯喹啉酸抗性
 
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4省15个县市水稻田中采集得到65个稗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二氯喹啉酸抗性频率为94%,其中45个种群抗性倍数>10倍,占监测总种群的69%;7个种群抗性倍数>100倍,占监测总种群的11%;其中江西省南昌市五星镇种群抗性倍数最高,为974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抗性倍数>10的种群占本省监测总种群的比例有所增加,湖南从55%增加到60%。
 
(3)对氰氟草酯抗性
 
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4省15个县市水稻田中采集得到82个稗草样品,经抗药性检测,对氰氟草酯抗性频率为40%,其中5个种群抗性倍数>10倍,占监测总样本的6%,其中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种群最高抗性倍数为76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稗草对氰氟草酯抗性频率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鉴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南4省大部分稻区的稗草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频率较高,建议在抗性倍数>100倍地区停止使用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在100倍>抗性倍数>10倍地区严格限制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使用次数,轮换使用氰氟草酯等其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同时,加强氰氟草酯合理用药宣传,推荐稗草2~3叶期用药,杜绝推迟用药的错误习惯,一季水稻只使用一次,严格按标签推荐剂量使用,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4.2  小麦病虫草抗药性
 
4.2.1  麦蚜

麦蚜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麦长管蚜种群抗药性现状
 
麦长管蚜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0~9.8倍);对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1.0~13倍),江苏东台、河南周口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3倍、10倍;对啶虫脒、氧化乐果、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麦长管蚜对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抗性倍数增加了1~2倍。
 
(2)禾谷缢管蚜种群抗药性现状
 
禾谷缢管蚜种群对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抗性倍数为1.2~90倍,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倍数为3.1~27倍),其中安徽萧县种群对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都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倍、27倍;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高效氯氰菊酯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2.0~6.0倍);对啶虫脒、氧化乐果、抗蚜威等药剂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氟啶虫胺腈抗性倍数增加了1~2倍。
 
对策建议:在麦蚜产生抗性地区严格限制新烟碱类药剂吡虫啉、氟啶虫胺腈使用次数,轮换使用抗蚜威、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延缓麦蚜抗性的发展。
 
4.2.2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对多菌灵抗性
 
从江苏、安徽、湖北等8省12个县市采集的小麦病穗上随机分离纯化共得到2,728个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对多菌灵抗性菌株890个,其中江苏省抗性菌株占比最高,抗性频率为58.7%;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也发现有抗性菌株存在,抗性频率为2.3%~6.7%。上述结果表明,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主要发生在江苏、安徽两省,但河南、山西、陕西省也监测到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说明抗多菌灵赤霉病菌群体在我国处于发展和蔓延态势。
 
(2)对戊唑醇抗性
 
从江苏、安徽、湖北等8省12个县市采集的小麦病穗上随机分离纯化共得到2,728个菌株,经抗药性检测,对戊唑醇抗性菌株107个,江苏、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省都检测到有抗性菌株,抗性频率1.4%~6.0%。
 
对策建议:在多菌灵抗性严重的地区(抗性菌株比例高于20%)停止使用多菌灵,提倡轮换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严格限制每类药剂的使用次数。加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戊唑醇抗性监测,评估使用多菌灵、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的潜在风险,研究小麦赤霉病菌抗性管理技术策略。
 
4.2.3  播娘蒿

播娘蒿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从河北、江苏、山东等5省13个县市小麦田中采集得到48个播娘蒿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苯磺隆抗性频率为89.6%,其中32个种群抗性频率大于50%,11个种群抗性频率小于50%,5个种群敏感,河北、河南省抗性频率最高,达到100%。
 
4.2.4  荠菜

荠菜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从河北、安徽、山东等4省9个县市小麦田中采集得到24个荠菜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苯磺隆抗性频率为66.7%,其中15个种群抗性频率大于50%,1个种群抗性频率小于50%,8个种群敏感,河南省抗性频率最高,达到100%。
 
4.2.5  菵草

菵草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从江苏、安徽、湖北3省8个县市小麦田中采集得到27个菵草种群,经抗药性检测,对炔草酯抗性频率为96.3%,江苏、湖北两省抗性频率较高;对甲基二磺隆抗性频率为37.0%,江苏省抗性频率最高,达到62.5%。
 
对策建议:加强对麦田杂草抗药性检测,根据抗药性检测结果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延缓麦田杂草抗药性继续发展。推广冬前除草剂处理,减轻春季茎叶处理杂草的压力。重视麦田水肥管理,提高小麦自身与杂草的竞争力。
 
4.3  棉花害虫抗药性现状

4.3.1  棉蚜
 

棉蚜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棉蚜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新烟碱类吡虫啉等药剂处于高水平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40,000倍,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4,500倍,对吡虫啉抗性倍数>200倍);对氨基甲酸酯类丁硫克百威、氧乐果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丁硫克百威抗性倍数为13~310倍,对氧乐果抗性倍数为22~50倍),对灭多威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0~7.8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棉蚜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棉蚜抗药性发展速度较快,对目前田间常用药剂均产生了抗性,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药剂的抗性水平较高。鉴于棉蚜已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害虫之一,建议在农业生产中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选择氟啶虫胺腈、灭多威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采用综合抗性管理措施,以保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3.2  棉铃虫
棉铃虫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1)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抗性
 
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三氟氯氰菊酯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8~192倍),特别是河北邱县、河南安阳、山东阳谷、夏津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9~192倍);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种群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2~13倍),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2)对有机磷类药剂抗性
 
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有机磷类药剂辛硫磷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3~57倍),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7~8.9倍),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棉铃虫对辛硫磷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3)对大环内酯类药剂抗性
 
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大环内酯类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6.8~40倍),长江流域棉区、新疆棉区种群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重点在华北棉区开展棉铃虫抗药性治理,在高水平抗性地区停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棉铃虫,延缓其抗性继续上升;限制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药剂使用次数(每季棉花生长期使用1次),可交替轮换使用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延缓其抗药性继续发展。
 
4.4  蔬菜害虫抗药性现状
 
据全国农技中心张帅副处长介绍,我国蔬菜用药有这些特点。
 
(1)用药种类单一。由于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生活,农药登记更加严格,可使用的农药种类种类较少,菜田害虫承受的杀虫剂选择压大。
 
(2)害虫极易产生抗药性。最新研制的药剂多先在蔬菜上使用,蔬菜害虫常常也是最先对新型杀虫药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如小菜蛾对Bt产生抗性、最早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均为蔬菜害虫。
 
(3)南重北轻。南方蔬菜产区相比北方蔬菜产区害虫对田间常用药剂抗性严重。
 
4.4.1  烟粉虱

烟粉虱抗药性监测点分布区域
 
湖北、湖南等华中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对双酰胺类溴氰虫酰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吡丙醚、季酮酸类螺虫乙酯等药剂均处于高水平抗性(对溴氰虫酰胺抗性倍数147~453倍,对吡丙醚抗性倍数188~207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428~1,035倍);北京、天津、山西、山东等华北蔬菜产区烟粉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2~538倍),对吡丙醚、螺虫乙酯等药剂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吡丙醚抗性倍数19~60倍,对螺虫乙酯抗性倍数16~50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烟粉虱对溴氰虫酰胺、吡丙醚、螺虫乙酯抗性倍数增加了1~3倍。
 
对策建议:湖北、湖南蔬菜产区应停止使用溴氰虫酰胺、吡丙醚、螺虫乙酯等抗性上升的药剂,轮换使用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防治烟粉虱。
 
4.4.2  西花蓟马
 
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元谋县地区西花蓟马种群对乙基多杀菌素产生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00倍),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41~590倍,对多杀菌素抗性倍数23~2,868倍),对虫螨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15~5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处于敏感状态。
 
对策建议:在西花蓟马高水平抗性蔬菜产区停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西花蓟马,轮换选用虫螨腈、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防治西花蓟马,延缓其抗药性发展。
 
4.4.3  小菜蛾
 
(1)对双酰胺类药剂抗性
 
长三角蔬菜产区(天津武清、河北张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小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3~84倍),华北蔬菜产区小菜蛾种群则处于敏感状态。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2)对茚虫威抗性
 
长三角蔬菜产区(天津武清、河北张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小菜蛾种群对茚虫威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1~239倍),华北蔬菜产区小菜蛾种群则处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都为3.1~34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小菜蛾对茚虫威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3)对虫螨腈抗性
 
长三角蔬菜产区(天津武清、河北张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小菜蛾种群对虫螨腈处于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5~91倍),华北蔬菜产区小菜蛾种群则处于敏感状态(抗性倍数3.7~4.2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小菜蛾对虫螨腈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鉴于目前我国长三角蔬菜产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虫螨腈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应继续严格限制其使用次数,每季蔬菜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避免小菜蛾种群连续多世代接触同一作用机理的药剂,可交替轮换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丁醚脲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同时,在华北蔬菜产区加强对小菜蛾的抗药性监测。
 
4.4.4  甜菜夜蛾
 
上海奉贤和崇明、湖北黄陂、广东白云甜菜夜蛾种群对双酰胺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处于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200倍),其中上海奉贤种群抗性倍数最高,达到2,554倍;对茚虫威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2~165倍);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甲氧虫酰肼处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9.4~52倍);对大环内酯类药剂多杀菌素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4.1~8.8倍)。与2017年监测结果相比,甜菜夜蛾对以上药剂抗性倍数总体变化不大。
 
对策建议:在长三角、华南蔬菜产区,建议调整用药策略,停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严格控制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多杀菌素等药剂在甜菜夜蛾防治中的使用次数,每季蔬菜使用次数不超过1次,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间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5  克抗性的新农药
 
“维持防治措施的多样化!维持药剂品种的多样!”是抗药性治理的一句经典语录。
 
张帅副处长在第四届农药发展论坛上从作用机理、作用方式、作用靶标、交互抗性上就作用机理独特、作用靶标单一、剂量使用低、抗性风险较高的克抗性新农药进行介绍。
 
5.1  氟吡呋喃酮
 
作用机理:昆虫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激动剂。
 
作用方式: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其速效、高效、持效,对环境友好,毒性低。药剂只喷洒到叶片顶端,也可以成功防治在底部取食的害虫。
 
作用靶标:作用于蔬菜、果树、棉花、大豆以及其他大田作物等作物上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木虱、叶蝉、介壳虫、甲虫、潜叶蝇、粉蚧、软蚧、柑橘木虱、象甲和蓟马等,对包括幼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生长时期皆有效。
 
交互抗性: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
 

氟吡呋喃酮结构式
 
5.2  三氟苯嘧啶
 
作用机理:新型介离子型杀虫剂。
 
作用方式: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特性,持效期长,见效快。
 
作用靶标:稻飞虱。
 
交互抗性: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
 

三氟苯嘧啶结构式
 
5.3  双丙环虫酯
 
作用机理:通过干扰昆虫弦音器的功能,导致昆虫对重力、平衡、声音、位置和运动等失去感应,使昆虫耳聋、丧失协调和方向感,进而不能取食,失水,最终饥饿而死。
 
作用方式:具有起效快、高效、广谱等特点。
 
作用靶标:作用于柑橘、棉花、葫芦、大豆等作物上防治蚜虫、木虱和粉虱。
 
交互抗性:与现有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
 

双丙环虫酯结构式
 
5.4  氟唑菌酰羟胺
 
作用机理: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作用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作用方式:广谱、高效。
 
作用靶标: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蔬菜灰霉病、菌核病。

氟唑菌酰羟胺结构式
 
5.5  环吡氟草酮
 
作用机理: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抑制剂,通过抑制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的活性,使对羟基苯丙酮酸转化为尿黑酸过程受阻,从而导致生育酚及质体醌无法正常合成,影响靶标体内类胡萝卜素合成,导致叶片发白。
 
作用方式:具有内吸传导作用。
 
作用靶标:防治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类杂草。
 

环吡氟草酮结构式
 
5.6  砜吡草唑
 
作用机理:植物通过幼芽和根吸收,抑制极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导致脂肪酸前体的积累,细胞分裂受阻,顶端分生组织和胚芽萌发后发育中断,子叶和叶片先变深绿,后变黄褐直至死亡。
 
作用方式:土壤处理除草剂。
 
作用靶标:主要禾本科草和阔叶杂草的芽前土壤处理防治。
 

砜吡草唑结构式
 
6  高剂量药剂秧苗处理技术
 
高剂量药剂秧苗处理技术是指秧苗移栽前2~3天,苗床施药,让秧苗带药下田,这种新型施药技术,一改以往水稻移栽后再进行大田喷药的做法,而是提早用高剂量的药剂处理秧苗,以达到后期防控害虫的目的。该技术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在一些地区持效期可达50~60天。秧盘施药可以避免大田过早用药,大幅减少人工投入,减少大田期施药次数;该技术还保护自然天敌种群的尽早建立。
 
 

高剂量药剂秧苗处理技术
 
6.1  药剂选择
 
防治二化螟的登记药剂品种包括双酰胺类(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有机磷类(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沙蚕毒素类(杀虫单、杀虫双)、昆虫生长调节剂(甲氧虫酰肼)以及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选择药剂应考虑这些因素:(1)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2)药剂的log P值(油水分配系数),具有一定内吸性;(3)抗药性水平;(4)药剂的浓度。
 
根据李海东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 34(4): 43-47)研究,阿维菌素20倍液和40倍液喷雾处理后,稻苗出现心叶枯死、叶片褪绿的现象;毒死蜱20倍液、40倍液和80倍液处理,稻苗有叶片枯死、褪绿现象出现。综合考虑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抗药性水平、内吸性、持效性、安全性等因素,发现使用氯虫苯甲酰胺作用于二化螟幼虫,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氯虫苯甲酰胺的优势在于:(1)高效,对大部分重要的鳞翅目害虫都有优异的控制效果;(2)低量,每亩使用10 mL即可;(3)新颖,作用于鱼尼丁受体;(4)内吸,使用方式多变;(5)安全,对天敌和有益生物毒性低。
 
6.2  注意事项
 
(1)交互抗性。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有交互抗性,乙虫腈与氟虫腈有交互抗性。可通过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农药的间断使用或停用、添加增效剂及多样化的施药方法来实现合理用药。
 
(2)限定新农药使用次数。新农药使用次数过多或用量过大,有可能导致病虫害抗性产生。因此,严禁同一作用机理药剂在作物生长期内连续多次使用,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3)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出台,更加明确了抗药性风险评估与监测是指导科学合理用药的基础工作。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