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站 
搜索
看资讯 查产品 查展会
首页 / 文章详情

市场难见增量 ″零和博弈″的农药企业如何重塑立业之本?

来自分类:行业观点
2018-08-31
qrcode
前端百甲量变,集中度大增。
此极普遍预喜,景气度提升。
彼极遍体鳞伤,信心度普降。
行业量跌价扬,结构性异常。
 
这或将是2018年中国农药行业的宏观写照。
 
如同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农药行业的价值链分工,也是由制造段和渠道段两个价值分工段,构成了行业的全价值链。
 
在农业产业依然落后、种植结构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以产品的物流方向为线索,制造段仍然是以递增产品附加值为驱动力,渠道段仍然是以传递并实现产品价值为驱动力,分别有2千多家生产体和近40万家经营体,共同构建着全产业链体系,并协同推进着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调控下,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常态化高压治理下,尤其在国家农药新政的实施下,农药产业链中的制造段里,不再也不会再有新进者,相反,出局者则会越来越多,制造段内的两极分化日趋显著
 
同时,在新型经济模式的推动下,尤其在“云、物、移、大、智”等层出不穷的新思维、新经济、新模式的影响下,不断颠覆各行各业、“赢了对手却输给了时代”的新经济现象也屡见不鲜,农药产业链中的渠道段里,也因此而不断涌入着新的搅局者、入围者,渠道段内的两极分化会更加精彩。
 
农药行业的全价值链中,不论是制造段内,还是在渠道段内,也不论是曾经辉煌或者沮丧,还是现在辉煌或者沮丧,两极分化的驱动力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谁都无法逃避两极分化的洗礼,都将面对分工角色再造与价值输出升级的现实问题,坦白的讲,不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到了聚焦田间地头,审视用户需求,重拾创业初心,再塑立业之本的新时代了。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时光拨至2017年末,中国农药实现了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实现了零增长,至此,“双零增长”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前三年完成,这无异于告诫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农药行业内所“争食”的,已经是一个没有增量且将持续萎缩的“蛋糕”了
 
在这一年里,我国农药行业总产量同期下滑了8.7%,营业收入和利润却分别增长了11%和25%,市场经济下,没有增量的市场,就是零和博弈,就必然有输有赢。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擅于理性思维的西方人以此为典故,总结归纳为“马太效应”,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如同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哲学一样,谁也阻止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即使这个过程中,几家欢喜多家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早就“有曰在先”的,这是自然的进程法则,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些往往会被谓之道理,或者大道理的哲学智慧,其伟大之处,也往往有着大道至简的特点,所谓道理,道是规律,理是方法。规律即是道,是用来明势而循,顺之以辟长青之径的,其径,也就是方法,自然就是生存与发展的方法了。面对道理流露出的抱怨、侥幸、观望,甚至背道而驰,其实质大约就是并没有真正明白道理了。
 
时代的产物,必定由时代去选择,这就是“新时代”。
 
毋容置疑,农药行业的两极化趋势,如同其他行业或者任何事物一样,其本身也必然遵循着上述道理而演变并发展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业内集体膜拜的“六大外企”,早在2012年前后就涌现了兼并收购、邀约抱团等“蠢蠢欲动”之风向,彼时之象就已经昭示着“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了,无疑,今日之景,就是当年的未来。
 
国家意志面前的环保治理之激,加之持续上升的通胀压力,不过是如同诱因一样,丰富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变革要素,从而加速了农药行业两极分化的速度与成效,任凭集体的抱怨有多么庞大及高大,也终究无济于事,相反,却仍有侥幸者,验证着国家意志之坚,国家意志,岂容置疑。
 
截至2017年末,
 
4轮次中央环保督查, 2+26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 31省份全覆盖,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13000人被约谈或问责, 18000家公司被处罚,2万多家关停,3万多家限期整治中,8.7亿元人民币罚金……
 
来到2018的今天,
 
又双叒叕关停……又双叒叕缺货……又双叒叕涨价”的声音,不绝于耳!甚至,曾经自恃具备某种“安全背书”而目无良知的企业,近乎一夜间丧失了“尊严”般的欲哭无泪,又能奈何呢,“不相信、不可能、轮不到”的侥幸、观望态度,换来的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的机会都不再存在。
 
有一种披着任性外衣的固执,其实往往隐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基于客观维度下的分析,纵使总结出一万条“正确的理由”与“合理的抱怨”,其实质便是掩盖了主观上认知的不足,甚至错误,不论是喜还是悲,不管是爱还是不爱,中国化工,尤其农药新政下的农药行业,“粗放的过去式”都一去不返,随之而来的是“沉痛的过渡期”。“沉痛的过渡期”已经让价值链上的有识之士,开始谋求抱团了。
 
第一批两极分化的根本力量是资本。或者说,资本型企业的资本优势,促使了这批企业先行一步,继而出现了文首概括的景象,而且第一批两极分化后的良性企业,量价齐增,效益旺盛。随着资本型企业资本力量的逐渐削弱,及其战略布局的逐步达成,资本型企业将逐渐卸掉两极分化中“领衔主角”的角色。
 
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条件将成为第二批两极分化根本力量。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条件,决定着这类企业具备接受第一批“领衔主角”接力棒的能力条件,继而将成为两极分化中,新的“领衔主角”。因此,具备中间体、原药、制剂等生产段产能优势的企业,也可以先行一步。
 
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农药产量榜首的江苏省,27家主要农药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7%,利润同比增长25.3%,销售额同比增长4.6%。作为农药大省的江苏,原来有多少家企业,你懂得……
 
这些企业,除了具备资本条件,参与了第一批两极化外,其普遍的特征则是多具备资源型企业的资源条件,显然,支撑中国农药的山东、浙江等主要省份,其景象趋势,不言而喻。
 
资源型企业的两极化,在具备通过环保治理,构筑出完善且坚实的合规壁垒的基础上,或会分成两类次、不同节奏、或先或后的拥抱两极分化。
 
第一类次是以具备自有产业链为特征的“自有产业链型企业”。同一个企业组织内,突破中间体、原药、制剂生产段内惯性的“盆满钵也满”的边界,主动缩短产业链过长的成本半径,表现出自有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就容易实现两极化的良性端发展。
 
第二类次是以具备整合产业链能量为特征的“整合产业链型企业”。不同企业组织内将会向着“开放产能、开放证件、开放渠道”的自我融合方向,去自我打破产业链条内的固化的商业边界,积极识别并且有能量整合可优化的资源,就不至于被界外众多睽睽之目的“黑天鹅”、“黑科技”悄无声息的削弱,甚至被取代或吞噬。
 
这两类次的演变,正确并及时的认知,仍然是先行一步的前提。产业链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去做,而是整合资源合力抱团做,整合的能量与效率,则取决于统一认知条件下的开放心态与抱团意识。
 
农药产业链的制造段里,要么成为产业的加工中心,要么成为田间地头的农博士,要么兼而有之,要么被两极分化到不良端,或将再无它路……
 
不是2018的剧情晦涩,而是你没有看懂2017集。
 
在产业链的制造段里,听上去“危言耸听”的两极化,已经被不断上演的案例,致使业内成了基本的共识。然而,产业链的渠道段里,却仍有诸多沉浸在制造段“昨天”一样的观点,“不相信、不可能、轮不到”类的侥幸、观望态度,仍掩盖着许多经营体认知上的不足。
 
今年是最难的一年”,这句话,几乎是价值链中普遍的“口头禅”,因为这句话每年都是对的。“明年才是最难的一年”,或将是新的“口头禅”,至少在“沉痛的过渡期”里,这句话每年都不会是错的。
 
制造段里有钱无货的结构性供货不足,已是常态,“去杠杆”拿走了企业最后一根“稻草”后,多年来的制造业领域中盛行的“三角债”关系,忽然变得互相“乖巧”起来,因为,有钱,未必能买到原药。
 
殊不知,一个传统的刚需产品,因为供求失衡,几乎一夜之间居然披上了“第一资源”属性的外衣,即使这件“外衣”并不那么合身,至少,在这个漫长的寒冬里,真的很保暖……
 
两极化的结果是全价值链的再分工、再分配与再定义。
 
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决定着两极分化的洗礼,必然会全面覆盖制造段和渠道段内的每一个价值分工者,从而致使全价值链上的再分工、再分配与再定义成为必然
 
只是,渠道段内的分工半径过长、分工密度庞大的价值分工现状,会制约正确认知的传播效率,至少,普遍的情绪传染,也在传递出更多正确的认知,毕竟,认知普及的时候,“沉痛的过渡期”也就结束了。
制造段里,供不应求致使的本能涨价,其实并没有给制造段带来多少快感,相反,制造段内在拥抱两极分化的同时,赊销铺货的模式,仍是制造段内竞存的主要手段。两极分化只是实现着竞存分化,两极分化的价值分化,尚需时日。
 
渠道段里两极分化的竞存分化,也在以两类表现形式纷纷上演。
 
一类是刻舟求剑型的经销商。仍然被侥幸和观望的情绪所主导,即使逐年萎缩的业绩,也未必能唤醒分工价值的反思,沉浸并仍然致力于信息不对称时代里的“差价经”,这类理念主导下的商业思维,自然是擅长并热衷于 “买十赠一,多买多赠,满一百送10枚鸡蛋”的销售策略……
 
殊不知,“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岂止是客户流量思维,最根本的是良性认知做支撑下的解决方案思维,输出的是用户价值,换来的是基业长青。
 
因此,干不动了经销商也不再是传说……
 
可喜的是,渠道段里更多的一类则是植保至上的经销商。他们不懈积累着作物思维下的植保经验,田间地头的农博士般,解决着种植者的痛点,不断输出的是用户价值,并向着两极分化的良性端靠拢。
 
当下即将上演的“冬储战役”,不论是刻舟求剑型的经销商,还是植保至上的经销商,都应当擦亮眼睛,不仅要充分认清制造段里两极分化着的不同角色,而且也要认知到价值链下,谁都无法逃避两极分化的洗礼,渠道段里的两极分化将更加精彩。
 
制造端内结构性供货不足的持续紧张,预示着供不应求的结构性问题仍将愈演愈烈,冬储战役中的冬储备货,将演变成春储、夏储、秋储,日日储、天天备的常态化;冬储战役中的预收货款,将只能保留预收货款的“金融产品”属性。锁定价格,更多的将是看上去很美的谎言,抱团锁定货源,才是冬储战役中对经销商最大的考验。
 
经销商对抱团对象的判断,应当依次重点考量:
 
入园且合规企业;中间体、原药、制剂等制造段中自有产业链型企业;相关证件储备5年以上的企业;专注细分领域且已经做的极致的企业;以及具备整合能量的整合产业链型企业(尤为慎重)。
 
农业种植的自然年度性节奏周期,决定了涉农人具备刻舟求剑思维的天然条件,从而致使克服惯性思维的难度更大,然而,认知层面的道理并不晦涩,“一懂两爱”的涉农人,就不难共勉:
 
有相当部分的惯性陋习是行业沉珂,缺乏断后悬崖的环境;
 
有相当部分的踟蹰不前是惯惰之果,缺乏挥刀自宫的条件。
 
做农业,脚踏实地便是正道。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收藏 打印
邮件分享

0/1200

0/1200

相关文章推荐换一换

    热搜产品

    产品名称:
    公司名称:
    产品简介:
    链接地址:
    订阅 评论

    订阅 

    订阅Email: *
    姓名:
    手机号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